腾龙公司官网站电话18187197192自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启用以来,短短一个月内,香港地区的收款银行数量已扩充至16家。
7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代表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自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投入运营以来,整体运行情况良好。除了首批参与的银行外,其他计划加入服务的香港银行将在完成准备工作后逐步加入。
跨境支付通,作为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创新项目,充分利用了双方成熟的快速支付系统,旨在为内地及香港居民提供更加经济、高效、便捷的跨境汇款服务。
首批加入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6家银行;香港银行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等6家银行。
截至7月17日,新增的10家香港收款银行机构分别是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跨境支付通的参与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已覆盖了主要的外资和中资银行。特别是,数字银行如天星银行和MOX Bank的加入,成为一大亮点。
然而,部分新增银行尚未开放业务。记者观察到,内地和香港居民通过手机银行的“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只需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即可进行跨境汇款,并可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但也有一些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转账失败的问题。例如,内地居民林镇涛尝试使用跨境支付通向两家香港银行汇款,多次尝试均未成功,其中一家银行表示通道已开放,建议再次尝试,而另一家银行尚未正式开通。7月16日,记者通过内地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向香港招商永隆银行进行了汇款尝试。在尝试使用内地手机号汇款时,遇到了无法查询收款人账号的问题。随后,记者改用香港银行账号汇款,资金顺利实现了实时到账。
据部分入围香港银行的消息,尽管部分银行已进入名单,但暂时尚未向客户开放跨境支付通服务。一家香港虚拟银行的高层人士透露,测试工作完成后,该银行也将申请开通跨境支付通服务。
银行机构正在逐步优化跨境支付通的功能。香港银行同业结算公司的工作人员提醒,各银行提供的跨境支付通服务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功能将逐步推出。例如,通过跨境支付通,香港用户可以输入内地手机号码向已开通跨境收款功能的内地居民账户转账。对于香港居民持有的内地账户,内地银行正在优化相关功能,并根据开发进度逐步推出。
跨境支付通有望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的跨境汇款相比,跨境支付通有效缩短了汇款链路,提高了效率,并支持机构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跨境汇款服务。这包括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线上发起人民币和港币的跨境汇款,支持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实时到账,以及直接对接支付基础设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在跨境支付通汇款额度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网显示,个人对个人的汇款额度有限制:南向便利化汇款每人每年上限5万美元,北向便利化汇款每人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人每年上限20万港元。
应用场景方面,跨境支付通主要适用于以下业务:境内居民向香港银行账户的南向便利化汇款,可选择人民币汇出或到账;香港居民向内地银行账户的北向便利化汇款,可选择港币或人民币发起,人民币到账;个人与机构间的双向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如留学缴费、公共事业缴费、就医、薪资和补贴发放等,可选择双边本币或双边人民币汇款。深圳市分行的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预测,目前跨境支付服务主要服务于个人对个人的交易,但预计将来将逐步扩展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对企业(P2B)、企业对个人(B2P)以及政府与企业的交易(G2B)。此外,跨境支付服务将不仅限于香港和内地,还将拓展至中国内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支付场景,以此实现支付服务覆盖面的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