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公司官方网站客服【71465115】天风证券最新分析指出,2025年下半年,宏观环境将面临诸多矛盾与冲突,市场波动率可能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围绕两大行业主线进行配置。
一、宏观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
天风证券指出,2025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出口企业竞争优势等问题。一方面,内需市场逐渐筑底,但房地产周期尚未明显上行,部分周期品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领域如AI、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军工等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此外,尽管短期存在风险,但长期来看,我国出口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二、两大行业主线配置建议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天风证券提出以下两大行业主线配置建议:
A. 内需消费配置思路:关注财报拐点出现、政策支持力度与确定性大、纯内需板块。
B. 自主可控配置思路:筛选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且国内具备供给能力的板块。
三、资本市场重要性提升
天风证券强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仍在提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政策动态,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市场波动。1)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促进信贷市场的宽松。2025年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非常规的逆周期调节,与2024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激活存量环境”和“金融数据去水分”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强调了“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近期,M2和社融增速均呈现回升趋势,预计货币环境将持续保持宽松。
2)自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自2023年8月起,中央汇金公司开始增持,成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关键力量,被称为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未来,中央汇金公司将继续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中国人民银行在必要时也将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3)港股投融资市场率先活跃。截至2025年5月末,融资规模已超过2023年,接近2024年水平,再融资规模与2022年相当。2024年港股回购总额超过2022年和2023年之和,预计今年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力度将比前几年有更大提升。2024年9月AH市场经历显著反弹后,外资流入中国市场的资金规模迅速增加,2025年Deepseek再次点燃中国资产重估行情,进一步巩固外资流入态势。从被动投资角度来看,美国上市的主要中国ETF近期也录得明显流入。
三、特朗普2.0时代“百日新政”后的新变化。
1)回顾“百日新政”,特朗普大量签署行政令,可能对“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构成挑战;2)将特朗普的百日执政成果与其上任前宣称的执政目标进行对比,总体来看,特朗普对其竞选前承诺的兑现度仍然较低。从领域来看,特朗普的承诺兑现度在贸易、移民与边境、能源等领域较高,而在经济民生及地缘政治方面兑现度较弱;3)随着特朗普执政节奏的推进,关税的落地结果和减税政策的推进成为市场新一轮的关注焦点。然而,我们认为特朗普的不同政策追求可能存在结构性矛盾;4)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围绕两大核心问题(关税反复性+减支能力有限)的政策博弈将更加激烈,市场波动率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行业主线:A.内需消费:
(1)长期逻辑:消费的核心逻辑是政策加码预期下的重估预期,提振内需稳增长政策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下的主要政策储备方向;化解债务压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消费基本面拐点可能已经出现,宏观数据呈现诸多积极信号,宏观数据的改善来自微观企业与消费者的叠加。(2)配置策略:当财务报告显示拐点出现,并且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和高度确定性,且属于纯内需板块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政策立场明确,且补贴力度显著增强,这通常预示着一波行情即将到来;其次,财务报告中的积极信号表明,这可能是市场行情启动的前兆。根据政策补贴在营收中的占比、盈利增长速度以及政策表述,服务业板块值得关注。当财务报告显示拐点出现,政策与产业逻辑顺畅,且排除了基数效应和外需影响时,这类板块的本质是政策逻辑相对较弱,但产业逻辑并未被证伪,财务基本面呈现向好趋势,具有很高的确定性。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中的耐用消费品板块也有望出现结构性行情。
B.自主可控:
(1)长期逻辑:自主可控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相关政策措施已多次发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加强产业链的稳固、补充和延伸,为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顶层设计。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可能推高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导致对美依赖度高的商品种类出现供应缺口,国内供给端在替代供应缺口的情况下,相关板块有望看到盈利驱动的业绩改善。
(2)配置策略:选择对美国进口依赖度高且国内具备供应能力的板块,主要涉及航空装备、医药以及部分机械行业;从产能周期视角来看,当前中游制造业几乎看不到整体产能建设或产能投放的恢复,在没有系统性景气beta的情况下,产能先行出清、产能投放先行恢复的细分赛道将获得优势,符合条件的自主可控领域细分赛道包括通信和机械设备。
五、主题投资: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到11.5%。深海科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蓝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加速绿色转型,推动海上风电、油气装备、港口航运及海水淡化等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构建基础设施、装备技术、资源开发三层产业生态。